清晨的维多利亚港被钢铁巨兽的汽笛声唤醒——舷号17的山东舰劈开晨雾,甲板上24架折翼待飞的歼-15舰载机如鲨群蛰伏。这支刚完成西太实战演练的航母编队,在万吨大驱延安舰护卫下突然现身香港,引得中环码头万人空巷。有老水手抹着泪说:"九七年维港送走的是英国护卫舰,今天迎来的是自家国产航母。"
编辑搜图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
深水埗旧书店陈伯的放大镜停在山东舰滑跃甲板的特写照片上,14度仰角的设计让舰载机起飞效率提升20%,这个细节让老人想起1982年马岛战争时英国无敌号访港的旧新闻。此刻真实的山东舰甲板体验区,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踮脚触摸歼-15模型的机翼,她不知道这架战机的电磁弹射技术已领先美国"福特级",正如她不知道祖父辈连拖拉机都造不出的心酸。
铜锣湾茶餐厅里,退伍兵们盯着延安舰垂发单元盖板争论不休。"112个发射井能装鹰击-21吧?""何止!听说射程上千公里,45型驱逐舰在它面前像玩具!"玻璃杯中的冻奶茶晃出涟漪,倒映着窗外055型驱逐舰的相控阵雷达,这场景让服务员阿玲想起爷爷念叨的驻港英军护卫舰往事。
编辑搜图
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(最多18字)
投行精英李威廉的朋友圈晒出对比图:2012年美国华盛顿号航母访港照片与今日山东舰同框。配文"从仰望到平视"收获上百点赞,连英国前上司都留言"Bloody impressive"。这种震撼具象化为中环写字楼落地窗前的人墙,白领们的手机镜头里,延安舰130毫米主炮的膛线还带着太平洋的咸腥。
央视镜头捕捉到举着"想当舰载机工程师"标牌的中学生,他身后是举着特区区旗的老阿姨队伍。72岁的陈志强攥着1997年英军撤离照片,舰岛轮廓刺破晨雾的瞬间,老人发现山东舰的吨位已超当年"小鹰号",而甲板上折翼的飞鲨战机,比大黄蜂更令人生畏。
夜幕下的维港两岸,山东舰的轮廓灯将海水染成琥珀色。甲板上水兵们演奏《东方之珠》时,摄影发烧友老周拍下绝妙构图——舰艉飘扬的国旗与香港区旗在太平山背景中交织。这个画面恰如深水埗街坊们的闲谈:"撒切尔坐无敌号来的年代,谁能想到咱们会有三艘航母?"
当最后一班参观者走下舷梯,延安舰雷达仍如警惕的眼睛扫视香江。山东舰此行不仅留下特制明信片和孩童的笑声,更刻下一个民族从黄水海军走向深蓝的印记——正如那本被反复传阅的《大英海军年鉴》终章,如今该由歼-15的尾焰来书写。